close

一直忙忙忙的我們,終於又找到時間出去玩了。雖然今天是畢業典禮2010.06.05(星期六又要加班)很幹,不過就是硬要找時間出遊XDXDDD計畫就是----即使下雨也要去八里遊樂,其中包含了騎腳踏車、十三行博物館等景點。

  

收完早上上課的器材,由公館前往捷運淡水站,在淡水吃午餐,吃了我想吃的滷大腸頭跟米腸 → 渡船至八里左岸(20元/人) → 租有棚子的自行車(3小時200元,原本1小時100元,殺價成3小時200元;p;p),沿途看風景、被雨淋 XDXDDD,棚子也無法抵擋飄渺的雨滴,被風吹阿吹得飄到我身上,就算有棚子還要撐傘XDXDD超有趣的阿~騎了大約4公里 → 終極目標:十三行博物館。

 其中的景點有:左岸步道,旁有自行車道,有夜間照明燈,而且是每個燈上面有太陽能板喔,十分環保。挖子尾紅樹林自然保護區、 水筆仔公園,超近距離觀察水筆仔(紅樹林)的生態,木棧道整個就沿紅樹林而行,十分有趣。當中還有高空垂降、攀岩場,如果不是下雨,就要好好遊樂一番。而且我們的重點是十三行博物館啦!!!!

 

民國78年因八里污水廠將興建於遺址上,引起各方注意,形成搶救遺址熱潮。民國87年,更名為「十三行博物館」,正式興建。建築的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。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,架構成完整的概念,分別表達山與海、過去與現在的意象,並以真實透心的材質,如清水混凝土、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,構築成完整的理念。由陽光廣場回頭向博物館望去,原來的鯨背沙丘成為甲板,八角塔是煙囪,整個博物館的外觀就成了一艘大船,在歷史的波動之中浮浮沈沈。

 以上節錄自十三行博物館網站。http://www.sshm.tpc.gov.tw/html/sshm/museum/museum.jsp?cid=78&nid=656

  

當中我們看了

>>演講廳:十三行博物館簡介影片觀賞。

>>「重返十三行」常設展廳:展示內容包括:十三行遺址搶救發掘過程、十三行人生活復原想像     圖、十三行遺址出土文物等。

>>考古塔:介紹考古學相關的概念。

>>時光空橋:介紹北部地區史前文化。

基本上就學習一些出土文化的特色吧,還有欣賞一些作品。像人面陶罐就超有想像力的,製陶技術也還滿好,另外像煉鐵技術也是很強,很難想像十三行人的一天居然會是那樣(有個環場音效展區),女人織布;男人煉鐵、打獵、製陶;還有養豬、葬禮等等,非常具有想像空間。當中還有講述考古學家怎麼還原十三行人的面貌,真的是很大工程呢!也跟我們長的相去不遠XDXDDD

 

 後來就再度騎騎騎車回去,還是繼續飄雨中,兩人一起用力騎上上坡真是別有一番風味……的累XDXDDD再來就坐公車紅13回到捷運關渡站,再去士林夜市吃東西。哇些,有沒有那麼多人阿,吃個辛發亭的冰居然要排個五公尺左右,真是瘋了。走在路上的行人多到都要走到道路中央的雙黃線了。也有吃好吃的東西,還滿感人的,雖然吃個飯也是要排個10分鐘吧!!!!整體來說今日的疲累、完美、充實的一天就在這邊畫下句點啦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ovan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